Publications

出版作品

《成為終極營養師》

臨床諮詢技巧、保健食品處方、演講技巧、品牌經營、行銷策略……,一本給營養人的指路書!

由資深營養師陳怡錞 Donna 撰寫,完整呈現她在臨床、保健食品、品牌行銷與專業養成上的實戰經驗。書中不僅分享她在 20 年職涯中的挑戰與收穫,也透過訪談多位傑出營養師,揭示不同路徑中的思考與關鍵抉擇。

這本書呈現營養師職業的多元面貌,也記錄了前輩們的第一手經驗,希望成為更多營養師找到職業方向的指南。

目錄參考

讀者心得

"學姊用她生命故事,點亮了我生命的救贖之光!"

- 盧思穎 營養師 -

看見Donna,我才知道什麼叫人格魅力。她很清楚自己的理念是為何而戰,也很堅持走自己認為對的路,也許與眾不同、也許曲高和寡,但她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支持相信她的人。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屢戰屢勝,而是屢敗屢戰。

在個人品牌經營的章節裡,學姊用:「營養師的角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提供者,更是改變者。」這句話呼應她在書中提問的:「你身為營養師的理念是什麼?」這兩句話深深 Touch 到我的內心,讓我終於懂得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是呀!走了那麼久的路,一直以來不停地追逐、鞭策自己成為自以為理想的營養師,那我的初衷和理念使命到底是什麼?」

感謝學姊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影響了我的生命,賦予我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面對世界,期待親眼見證自己成為自己心目中那個終極營養師的一天。

完全沒想到,我以為會是自傳或者工具書的作品,最後竟然成為點亮生命的救贖之光,真的大愛,很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我想,在不同時期回看這部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吧!

"《成為終極營養師》會是翻轉我人生的一本書!"

- 陳小姐 生技公司業務 -

我可以很誠懇地說,我覺得《成為終極營養師》會是翻轉我人生的一本書,對我而言,這也是給想要讓生命有所不同的人的指路書!

我很感恩能從書籍和影片認識素未謀面的 Donna,彷彿上帝為我帶來了一位領路的天使,讓我在漂流於未知的擔憂中,放下了心靈的錨,也對未來的旅程更加充滿信心與盼望!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不只是一本專業書籍,也是一本生命故事書。這兩者的調性應該是滿衝突的,沒想到卻毫無違和地呈現在我面前。我想,這是因為出於 Donna 生命的自然流露吧!

Donna 令我欣賞的地方,是能夠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勇敢做出選擇,無論結果如何,總是沒有遺憾!現在對我來說,是人生再次重新出發的時刻,我也要勇敢擁抱我的選擇。

《成為終極營養師》的書本與線上課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對我多年銷售經驗的梳理與昇華。它讓我能夠有機會朝著「終極的自己」邁進。

"許多我正卡關的難題與複雜心緒,都在文字中豁然開朗!"

- 吳靜昀 營養師 -

許多我正卡關的難題與複雜心緒,都在文字中豁然開朗。閱讀的過程,不再只是單向的吸收知識,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字裡行間,感覺就像有一位懂你的前輩,在前方為你溫柔地加油打氣,給予了我前行的莫大勇氣。

在《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每一堂課都像一扇窗,為我打開了營養專業不同面向的視野。面對個案常問的問題,我從來沒想過可以給出像Donna示範的這種回答,這種回答更具備溫度,也更考驗專業知識,剖析了在真實情境中如何延伸並靈活運用。Donna 營養師分享了諸多案例、不同世代的觀念及處理各種棘手問題的思路,讓我學到的不僅是「該怎麼做」,更是「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還有哪些可能性」。

附贈的線上課程,我最大的收穫在於,打破了我過去可能不自覺存在的「死守規定」思維。我學會了如何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上,更具彈性地詮釋指引,更勇敢地跳脫框架思考。這也讓我在成為「終極營養師」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這是一本有靈魂的書,很容易隨著書裡的真心,在哭與笑中一口氣讀完!"

- 許睿涵 營養師 -

知道 Donna 出書就很期待,因為知道呈現在大眾面前、自信力十足的背後,肯定付出了許多試錯的經歷與自我情緒的梳理。

而 Donna 就是一位願意將成功背後所要付出的努力與眼淚與大家分享的人,讓大家少走點錯路,並且希望能成為營養師這個生態中「共好」的領先者。所以我相信,這本書絕對含金量極高。如此真誠的人,我當然要大力支持。

最後一章〈最後,遇見終極的自己〉對我來說,是個人生命層面非常有感觸的篇章。

Donna 在粉絲頁中大方分享生命衝擊對她的影響,以及她是如何梳理與面對的。而在書中,更是把這些內在梳理的過程條理化,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跟著她一步步往理想中的自己邁進。

雖然 Donna 的書很厚,但卻不難讀,因為這是一本有「靈魂」的書。很容易隨著書裡的真心,在哭與笑之中,一口氣讀完。

"走進 Donna 營養師的過去,也讓我回想到自己想成為營養師的初衷"

- 陳瑞佳 營養師 -

在營養職場,一直覺得這條路走得很孤獨,也因此,偶爾會產生自我懷疑。

透過開篇的第一章,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必經的心路歷程。這個章節,我帶著微笑,也激動得帶著淚水,跟著走進 Donna 營養師的過去,也讓我回想到自己想成為營養師的初衷。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用生命影響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願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自己的終極營養師!

離開學校之後,誰還願意無私地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真的很感謝 Donna 營養師,以及 MP 專業培訓!

"她激發了我在這條平凡道路上,持續堅持的勇氣與信心!"

- 徐彩莉 營養師 -

讀著 Donna 分享她一路走來的歷程,看見她同樣經歷過迷惘與困境,讓我感覺自己被深深療癒了。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專業的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前輩貼心地拍拍我的肩,告訴我:「妳不是一個人」。

我非常喜歡《終極營養師》這個書名,更深受 Donna 營養師對這句話的詮釋所感動:「成為你心中那個最理想的自己,也就是那個充滿愛、看見存在價值的你。」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她讓我明白,即便我「只是」一位在學校默默耕耘的營養師,影響的對象似乎有限,但只要我全心全意投入,努力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我就有資格稱為「終極營養師」。

謝謝 Donna 營養師,不僅慷慨地分享了她豐富的知識與實務經驗,更重要的是,她激發了我在這條平凡道路上,持續堅持的勇氣與信心。

"這本書,讓我清楚未來自己想做的事更有方向!"

- 陳玉欣 營養師 -

對我來說,最有感覺的是關於「臨床經驗」的章節,除了學習到更全面、對病患更好、專業應用上可以更加提升的各種心法,在臨床營養方面,我也應該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看疾病本身。這句話我會帶到工作中,時刻提醒自己。希望可以讓營養照護流程更完整,還讓病人同意營養的重要性,也願意透過討論的方式開始執行、做出改變。

在閱讀這本書和線上課程後,最有幫助的是關於功能醫學的內容,這堂課教會我,營養對於衛教的對象,不應該只是針對病症的對症治療,更是預防疾病的長期規劃。我想要開始學會如何將功能醫學中的“系統性評估”應用於患者的個案中,從飲食、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多角度入手,來幫助病患進行根本性調整,而不僅僅是提供單一的飲食建議。

也因為這本書,我對於功能醫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清楚未來自己想做的事更有方向。

"真的沒有人會這樣分享,把所有自己的底細通通寫出來!"

- 吳佳臻 營養師 -

在這條路上,真的沒有人會這樣分享,把所有自己的底細通通寫出來!原本很多沒有頭緒的事情,竟然能有前輩的經驗分享,讓我對這本書超級超級期待!

學姐分享出來自己接案,如何評估適不適合繼續下去,或應該停損趕快返回穩定的職場。這部分比較像給了我一劑強心針,讓我更有信心,相信自己這麼做是對的!不用擔心太多,好好繼續努力下去,會是我要的方向。

除了接案報價金額的參考之外,還包含了「不要被吃豆腐」的方式!這部分真的學到很多,未來報價上有很多地方要做調整。

我很期待每天睡前打開這本書。

"可以榮登剛入職場必備的工具書,從做人到做事,面面俱到!"

- 張珺婷 營養師 -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讀到一半油然而生的感受。學姐分享很多 knowhow 欸,完全可以榮登剛入職場必備的工具書,從做人到做事,面面俱到。

我覺得每一章節都有讓我內心充滿「哇!」「真的!」「沒錯!」甚至在某些時候被深深鼓勵。

雖然讀的是學姐的故事,但我默默獲得技能,修正自己到目前為止的思考邏輯、知識架構;默默被療癒,默默被鼓勵,默默被陪伴,甚至從焦慮中暫停,思考我的特質與擅長是什麼?

從字裡行間,我感覺得到學姐內在的豐盛,這是越讀越過癮的一件事。讀學姐的書真的獲得好多,看著學姐的蛻變,連自己也跟著進化。我感覺我的靈魂又升級了。

謝謝學姐,用生命影響生命。

"適合對生活、對自己迷惘的你,可以為人生開窗、指引一道曙光!"

- 戴嘉珠 營養師 -

最有感觸的肯定是最後一章〈遇見終極的自己〉,讀完這一章,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自我價值,也開始接受一些不同新方向的挑戰。雖然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好,但是從書裡我看到了鼓勵:沒關係,做中學,至少我開始了,就是很大的勇氣。

非常感謝最後這一章各種思維與自我管理的原則分享,接下來我會努力實踐那 5 項心法,希望未來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回溯今日,可以感謝翻開這本書的念頭,以及不後悔自己一路以來的堅持與努力。

感謝 Donna 營養師這麼無私地分享。這絕對不是單純適合給營養師族群看,更適合給所有對於生活、對於自己迷惘的你,可以為人生開窗、指引一道曙光的一本好書!

"這是一本「如何成為自己的生命故事書」!"

- 黃馨儀 -

收到書時,就迫不及待打開來看,快速翻完後,我視線就模糊了,久久不能自己。

我立刻傳 Line 跟 Donna 說:「你的書把我看哭了,這是一本會一直點頭、同溫層的書。透過這本書,你真的差不多把自己扒光,是我們這樣有著體制外思維的營養師的成長心路歷程。即使我跟你的路程不盡相同,但中間的感受是一樣的。看完很感動,也心疼,因為這條路真難,你真的很棒!」

我真心感謝 Donna,勇氣爆表地公諸於世這些。她完整剖析自己從過去到現在,在營養領域上的經歷、體驗與分享,裡面還包含很多的覺知與看見自己。透過這本書,讓更多的後輩有勇氣往真正的自己前進,而不孤單。我想,這大概也會是她人生一個很重要的轉淚點吧!

自從認識 Donna 時,就覺得很佩服、也喜歡她的無私與共好特質,這次她又再次無極限到我傻眼。我只能說,也許她的人生使命,就是要來奉獻與服務吧!

當有人開始勇敢的時候,也會讓大家一起勇敢。她也讓我一起變得更勇敢,持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成為終極營養師》這本不只是成為營養師的書,這是一本「如何成為自己的生命故事書」。

"這本書及線上課程的內容,真的是讓人覺得物超所值!"

- 林柏萱 營養師 -

這本書及線上課程所分享的內容,真的是讓人覺得物超所值,除了專業知識外,裡面也分享了許多小訣竅與行業秘辛,尤其適合對於職涯徬徨或者想轉換跑道的營養師閱讀。

我目前正經歷職業倦怠的問題,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是否離開目前的工作。在閱讀此書、了解營養師的各種可能性及各類營養師職業的薪資範圍後,我找到了自己有興趣並且想嘗試的方向。而 Donna 分享的工作心路歷程,更是增加了我換跑道的勇氣。

所以很推薦對於未來職涯還沒有明確目標的人可以閱讀此書,給自己多一點的參考方向。

盧思穎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的背景主要是在藥局銷售保健食品,後來有在診所擔任兼職諮詢的營養師。

一開始會想閱讀《成為終極營養師》這本書,是因為好奇 Donna 營養師的經歷。從還沒出書前,就是學姊部落格和粉專的粉絲,後來得知學姊跟 MP 專業合作要出書,二話不說就參與首波募資支持。

從過程中的三次寫作進度報告,看見學姊的真誠和用心,就超級期待收到成品。很想知道一位沒有醫院工作經驗的營養師,是如何在職涯規劃中探索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自我進修找到方法學習執業所需技能,並且在面對不同經歷的營養師,或不同專業領域的團隊,是如何調適心態、交流合作的。

希望能從中找到支持自己的力量,期待有一天也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終極營養師。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最有共鳴的章節是:我的營養師之路。

從學姊的文字中看到她不是人家所謂的天之驕子,不是從出生就握有大把資源跟天賦,她跟我們一樣是從一個平凡的家庭起手,也會對自己的弱項感到不完美跟不自信,也有過對自己的優勢跟定位感到迷茫的時期。

但一路走來,她花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去訓練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去克服種種困境。不論是家庭、學業、事業、人際、自我成長相關的,面對眾多的煩惱、憤怒、恐懼、低潮等情緒與狀態,學姊始終用一顆良善的誠心去面對世界,也用高品質的責任心為照顧家人和後進發願行動。

最終也在途中藉著各方回饋慢慢找回自己的力量,更深層地看見自己的需求和接住過往受傷的自己,並且願意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公開出來,只是因為希望可以幫助其他人可以避開她曾跌過的坑,真的是很勇敢!!!

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剛好是正對自己擁有營養師證照最質疑的時候,因為在專業領域的工作上受挫,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和自卑,心想是不是自己準備國考時不夠認真,還是因為沒有經過醫院工作經驗的洗禮,怎麼覺得連很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都不精通,一度想說是不是要放棄營養師這條路,回頭重新念書或者轉職。

滿滿內耗的念頭不斷想著:「如果連自己都不清不楚的,哪有資格去做衛教諮詢的工作?哪有臉說自己是營養師?」

但是看到學姊在很趕的時間裡,踏實地用黃尚銘老師教的方法規劃準備國考,然後真的用心考上營養師,卻也在後續的求職之路上,遭遇來自他人的不友善對待和對自己的質疑,後來一點一滴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累積實力,把那些小聲音轉換為進步的動力。

才回想自己的專業養成路,其實也是歷經多年的積累才小有所成。從完全不懂到有點懵懂,再到逐漸熟悉慢慢扎實,都忘了自己也曾經有過很漫長的學習旅程。只不過站在現在的中繼站回看來時路,忽略了那些付出和進步,單以結果論成敗是不公平的。

而且只要自己還沒放棄,就不是失敗,只是還在路上罷了。

再加上實際去上了學姊的保健食品研發實體課程,三天炸腦袋的資訊輸入和學姊的演講輸出,真的是讓人意猶未盡、欲罷不能。好難想像那麼纖瘦精緻的學姊,怎麼能有那麼飽滿的能量和學識經驗可以分享。

看見她,我才知道什麼叫人格魅力。她很清楚自己的理念是為何而戰,也很堅持走自己認為對的路,也許與眾不同、也許曲高和寡,但她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支持相信她的人。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屢戰屢勝,而是屢敗屢戰。

最後,在個人品牌經營的建議裡,學姊用:「營養師的角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提供者,更是改變者。」這句話呼應她在書中提問的:「你身為營養師的理念是什麼?」

這兩句話深深 Touch 到我的內心,讓我終於懂得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是呀!走了那麼久的路,一直以來不停地追逐、鞭策自己成為自以為理想的營養師,那我的初衷和理念使命到底是什麼?」

感謝學姊用自己讀生命故事影響了我的生命,賦予我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面對世界,期待親眼見證自己成為自己心目中那個終極營養師的一天。

完全沒想到,我以為會是自傳或者工具書的作品,最後竟然成為點亮生命的救贖之光,真的大愛,很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我想,在不同時期回看這部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吧!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第一堂:「吃保健食品常見的迷思」對我來說最有幫助。

原本自以為在藥局工作過,應該對保健食品很了解,沒想到學姊才舉例幾個常見類別和成分,我就滿腦子:「蛤???真的假的!!!那我以前到底學了什麼?」

 

我發現,從醫師、藥師、營養師、民眾、廠商等不同的角度切入,觀點和需求主打的方向完全不一樣。過往太過依賴他人或網路上整理分享的教育資訊,原來有很多資訊跟事實都是有出入的。

如果連服務銷售的專業人員都一知半解,那民眾又如何能夠清楚地分辨自己是否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又或者從哪裡可以取得適當的資訊?需要補充哪些成分、多少劑量、如何服用等等呢?

這大大地警醒了我:不能因為職業久了就疏於進修和嚴謹的查找求證,也不能因為自己是有證照的專業人員,就傲慢地自以為懂得夠多。還是應該保持謙卑的心和學習研究的精神,不斷不斷地充實更新自己。

另外,從第五堂、第六堂課中,也看到學姊分享她現在常用的諮詢技巧,如何用功能醫學的角度去看待身體功能失調和疾病,可以用更周全的眼光、以病人為中心,陪伴個案找到改變的動機和契機。

很少看到有人買書送課這麼物超所值,超級有誠意、不藏私地分享,完全是為回饋相信她、需要她的小粉絲。推爆!!!完全被圈粉~

也好感謝 MP 專業團隊找到 Donna 營養師合作,一起打造了這麼實用的書籍和課程,兩邊都很值得大大支持。

很期待以後還有機會在課堂上遇見學姊,不論是面對面,或者從課程作品中跟她認識交流,真的都是收穫滿滿。學姊都會很認真地傾聽回饋,而且乾貨真的都是給好給滿,甚至是給爆 XD,當她的小粉絲很幸福。

陳小姐 生技公司業務 - 完整心得

其實,我不是營養人,我也不喜歡寫讀書心得,然而我可以感受到 Donna 是投入生命在寫這本書。深受感動的我,還是忍不住想要寫一些東西來分享,我可以很誠懇地說,我覺得《成為終極營養師》會是翻轉我人生的一本書,對我而言,這也是給想要讓生命有所不同的人的指路書!

 

在人生的轉角遇見領路的天使

因為我跟先生,在我們人生的中場時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確定會辛苦但也深信是正確的創業之路。在這舉步維艱的時刻,先生為我買了《成為終極營養師》與線上課程,我很感恩能從書籍和影片認識素未謀面的 Donna,彷彿上帝為我帶來了一位領路的天使,讓我在漂流於未知的擔憂中,放下了心靈的錨,也對未來的旅程更加充滿信心與盼望!

今年是我與先生結婚滿十週年,過去這十年我一直都是在先生的背後支持著他的夢想。隨之而來的是,我除了平日上班來支持家中的經濟,週末也必須獨守家中照顧幼小的二個孩子,幾乎沒有自己可以喘息的時間。年復一年下來,讓我感到身心不斷在被消耗,內心不停在向上帝禱告,也不停在吶喊:我想要找回自己的人生定位!

就在去年底,一切開始有了轉機!上帝似乎透過一些環境在對先生的心說話,讓他從永恆的眼光去重新思考生命的次序。有天先生對我說:「過去一直都是你在背後支持我,接下來該換你走到前面,讓我退到背後來支持你的夢想了!」聽到先生這樣說,我有種被禁錮已久的心重獲自由的感覺!

雖然我沒有營養師的專業背景,但從事保健食品的銷售業務也有超過五年的時間。基於信仰的使命感與自我實現的追求,我心中一直都有創業的夢想:希望能夠有能力幫助人們恢復健康平衡的人生。我跟先生一起討論,也為著未來的方向禱告,在內心充滿平安之下,確定了我們要走向保健食品的創業之路。

先生在今年初幫我找到了 MP 專業培訓,購買書籍與課程。因為即使不是專業出身,我仍然可以用不同的身分與視角出發,去了解保健食品的相關知識,也更貼近人們的需要。就這樣,《成為終極營養師》與線上課程,來到了我的面前!

 

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這本書讓我感到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不只是一本專業書籍,也是一本生命故事書。這兩者的調性應該是滿衝突的,沒想到卻毫無違和地呈現在我面前。我想,這是因為出於 Donna 生命的自然流露吧!我似乎也能理解,為何 Donna 會淚灑在新書發表會了。

當讀到〈我的營養師之路〉這個章節,一邊讀著 Donna 的生命經歷,我也一邊回顧著自己的成長過程(雖然我不是營養人,但感動仍然可以相通)。我想,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中的重要時間點,總是面對著必須做出選擇的課題。如果不及時做出選擇,之後就沒得選了。

Donna 令我欣賞的地方是能夠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勇敢做出選擇,無論結果如何,總是沒有遺憾!現在對我來說,是人生再次重新出發的時刻,我也要勇敢擁抱我的選擇!

 

在「後九年的創業人生」中,我獲得了三點深刻的啟發與提醒:

1. 創業者不為賺大錢,而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書中提到,創業不只為了賺錢,更是為了實現一個完整的人生,這點深深打動了我。長久以來,我作為銷售業務,追求的是業績和收入,但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渴望——希望能夠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為他人的健康帶來積極的改變。

創業對我而言,不只是經濟上的追求,更是自我實現和生命價值的體現。然而創業仍有其風險:「創業是 99 死 1 生的遊戲」這句話雖然殘酷,卻是實話。我不能抱持著僥倖的心態,必須謹慎規劃,並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準備金,不能動用影響家庭生活的錢。

書中關於「借用投資人的經驗」、「融資不代表成功」等觀點,也讓我對創業融資有了更為理性的認知。

2.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舞台」,不必模仿別人

Donna 描述了自己不喜歡社交、不擅長銷售(對我而言,我沒辦法為了達到業績而說出違心之論)的特質,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過去我也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外向」、「圓滑」,但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重要的是,我要正視自己的特質,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定位與商業模式,不必去模仿別人,而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舞台」。

我非常認同書中「創業者不只做產品,更要做品牌」的理念。品牌代表著承諾、信任和價值。我希望我的保健食品公司不僅僅是販售商品,更是傳遞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

3. 行銷策略的實事求是,更重「信任」與「認可」

書中提到的行銷投入與轉換率,讓我意識到行銷不能盲目。過去我可能認為廣告砸錢就能見效,但書中透過實際案例分析,點出「產品沒有網路聲量」、「消費者沒興趣」等問題,讓我明白流量不等於訂單。

我會更著重內容行銷,透過營養知識分享、見證故事等方式,建立信任感,吸引精準客群,並將行銷預算花在刀口上,如社群媒體經營、KOL 合作等,讓每一分錢都能產生效益。

特別是「擁有持續經營品牌價值」的部分,這讓我意識到,單純的行銷推廣無法建立持久的品牌價值。品牌價值是長期累積的信任與認可。我必須投入更多精力在與客戶的互動上,讓他們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和專業,從而自發地成為品牌的推廣者,這比任何廣告都有效。

Donna在書中真實分享了創業過程中的挫折,例如「美妍膠原益菌」的失敗經驗,這對我是深刻的提醒,而Donna在創業過程中的堅韌不拔精神,也激發了我的勇氣和力量,創業路上必然會有波折,但只要堅持初心,從失敗中學習,做出對的選擇,即便有時需要繞一下路,也能不斷前行。

 

告別取巧的迷思,回歸純粹的本質

我很開心《成為終極營養師》不只有書本可以閱讀,還有線上課程能讓我看到 Donna 現身說法。其中讓我感到茅塞頓開且具有實際助益的是「保健食品研發:益生菌配方設計」這一堂課。

這不僅是因為我過去主要銷售益生菌產品,對其有一定基礎,更是因為課程內容深入淺出,直擊我多年來在業務端對產品理解的痛點,為我未來的創業提供了明確且務實的研發方向:

1. 從消費者思維到生產者思維的轉變

線上課程第一堂課就點出「吃保健食品常見的迷思」,並強調「如何導正與教育消費者」,這讓我對保健食品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過去作為銷售業務,我更多是站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去思考,而現在,我需要轉變為「生產者思維」,從源頭把控產品品質和功效。

這意味著告別「迷思」,回歸「本質」:消費者常被華麗的宣傳語和高劑量數字所吸引,而忽略了產品的實際功效與科學依據。作為生產者,產品研發不能只看市場熱銷什麼,而是要深入研究潛在客戶的「需求」。

例如,嬰幼兒便秘的媽媽會買益生菌,但產品成分是否真的適合新生兒?這促使我思考,我的益生菌產品究竟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鎖定哪一類客群,並為他們提供最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也必須肩負起「導正與教育消費者」的責任,提供真實、透明且有科學驗證的資訊,讓消費者了解保健食品的真正角色是輔助而非替代,這也符合我期望建立一個誠信品牌的初心。

2. 配方設計金三角的具體幫助

課程詳細講解了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有感成分」和「行銷成分」的配方設計金三角,並結合市售產品進行分析,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多年來,我常被「億萬菌數」的行銷話術所困擾。課程明確指出「菌數:活菌」跟「菌體數:死菌(益源素)」的不同,這徹底解開了我對業界宣傳的疑惑。未來我的產品,將會真實標示活菌數,而不是用死菌數量來混淆視聽。

課程也強調菌種不在於多,而在於能真正於腸道前、中、後段存留。這讓我明白,我的益生菌產品不需要追求多樣菌種的羅列,而是要專注於挑選高效且能覆蓋整個腸道的明星菌株,如嗜酸乳桿菌(腸道前端)、乾酪乳桿菌(腸道中段)、比菲德氏菌(腸道後端),並搭配足量的益生質來幫助好菌增殖。

對於「有感」與「行銷」成分的應用,益源素、消化酵素、蔬果發酵物等「有感成分」,能為產品帶來即時的體感效果。而黃金奇異果粉作為益生質,特別有助於養護腸道後半端的丁酸菌,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點,也符合 Donna 營養師喜歡搭配的理念。

我會根據產品定位,在確保有效性的基礎上,適當添加這些成分,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行銷成分」則視市場行銷的策略而定。

3. 市售產品分析的借鑒與警惕

課程對「新鮮益生菌」、「健康食品雙認證益生菌」和「喝的益生菌」的分析,猶如為我打了預防針。

「新鮮益生菌」這個產品的配方單純、菌種精準,且益生質搭配得當。Donna 營養師的肯定,讓我更加相信「少即是多」的原則。未來我會專注於挑選少量但高效的菌株,而非盲目追求菌種多樣化。

「健康食品雙認證益生菌」雖然有健字號認證,但其成分表揭示的問題(添加過多糖、香料和甜味劑)讓我警惕。特別是宣稱「孕媽咪和新生兒也能放心食用」,但實際成分卻存在疑慮,這提醒我作為生產者必須誠實,避免誇大不實的宣傳,否則將會損害品牌信任度。這也驗證了 Donna 營養師在前面提到的:「產品好不代表你贏得了信任。」

「喝的益生菌」的「一包就有千億好菌」、「業界最高」等行銷話術下的真相,讓我感到震驚。過去我也可能被這些高菌數宣傳所吸引,現在我明白,死菌雖然有其功效(如益源素),但不能與活菌混淆,更不能在行銷上玩弄文字遊戲。

這堅定了我要做一個「誠實」品牌的決心,清楚揭示產品成分,不誤導消費者。同時,死菌在劑型設計上的優勢,也為我提供了新的產品開發思路。

這堂課不僅為我提供了具體的配方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學會用生產者的思維去審視市場,並堅定了我要打造一個誠實、專業、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保健食品公司的決心。我的創業夢想,因此變得更加清晰和充滿力量。

 

創業夢想的感動與實踐

《成為終極營養師》的書本與線上課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對我多年銷售經驗的梳理與昇華。它讓我能夠有機會朝著「終極的自己」邁進:

1. 找到了「專業」的歸屬感

過去作為業務,我常常在產品知識的邊緣徘徊,無法深入理解其底層邏輯。經由本書與課程學習,讓我在專業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覺自己從一個銷售業務真正走向了「保健食品專業」的道路,能用更專業、更負責任的態度面對我的客戶和未來的消費者。

2. 強化了創業的「初心」

「為了給信任我的家人和朋友一個放心推薦的好產品」這句話讓我看到了 Donna 創業的初心,是如此的真誠和純粹。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女兒,我也深知為家人和朋友選擇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是多麼重要。

這份「愛」與「責任」成為我創業的最大動力,也讓我堅信,只有懷抱著這樣的信念,才能做出真正對人有益的產品,並將這份善意傳遞出去。

3. 賦予了「教育」的使命

在了解了這麼多配方設計的「眉角」和市場的「迷思」後,我感覺自己不僅要生產好產品,更要承擔起教育消費者的使命。這不單是為了銷售,更是為了提升整個保健食品行業的透明度和專業性,讓更多人能做出明智的健康選擇。

 

Donna 在書中提到了「雙贏」的概念,這個詞我們雖然不陌生,但對於保健食品產業卻有機會迸出新的火花。我期待自己在這創業夢想與實踐的旅程中,能與「營養人」們並肩同行。

我很清楚自己非科班出身,很難做到專業的極致,所以盼望在未來事業更加穩定、有能力的時候,也能在我的事業中成就更多專業的「營養人」,一起幫助人們恢復健康平衡的人生。

如聖經所說:「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吳靜昀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是一位對營養懷抱著初衷與熱忱的營養師。在過去的執業生涯中,我深刻體會到營養對於個體健康的深遠影響,這份認知也持續推動著我精進專業。

但在專業的道路上走到某個階段,不免會對未來產生一些迷惘與思考:「我的下一步在哪裡?」、「如何能讓這份專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觸及更多元的需求?」、「在不斷變遷的健康產業中,我如何定位自己,並持續成長?」這些疑問,讓我渴望尋找新的啟示與方向。

正是這份對職涯突破的渴望與對未知可能性的好奇,讓我注意到《成為終極營養師》這本書。「終極」二字,不僅僅代表著專業知識的頂峰,更暗示了一種全方位的卓越與影響力。

當我了解到書中不僅僅有 Donna 營養師個人精彩的職涯軌跡,更重要的是,它集結了來自各種不同領域,可能是臨床、社區、運動、媒體、甚至是創業的營養師們的奮鬥故事與實戰經驗時,我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了。

我深信,這些真實的案例,能為我目前略感困頓的思緒點亮一盞明燈,提供寶貴的啟發。我也期待能透過閱讀這些前輩們如何開創自己的道路、如何克服挑戰、如何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能幫助我打破既有的思維框架,看見營養師職涯的無限可能。或許,書中的經歷能與我產生共鳴,創新的模式能給我靈感,或者某種跨領域的結合能為我指引新的方向。

因此,我從遇見這本書到下單訂購,只花了我 5 分鐘(包含了填寫收件資料)。非常期待收到書後,能透過這本書深入了解這些成功營養師們的心路歷程與寶貴經驗,為自己的未來職涯注入新的能量與視野。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這本書之所以深深觸動我,是因為 Donna 營養師的經歷與我當下的成長軌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許多我正卡關的難題與複雜的心緒,都在文字中豁然開朗。

閱讀的過程,不再只是單向的吸收知識,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字裡行間,感覺就像有一位懂你的前輩,在前方為你溫柔地加油打氣,給予了我前行的莫大勇氣。

身為保健食品行業的品牌營養師,自己和老闆的經營理念,與書中傳達的價值觀不謀而合。但是,我正遇到一個困境:那就是現今網路上充斥著許多不實資訊,風向混亂,即使我們堅持做對的事、提供真正好的產品,銷售卻始終難有起色,有時真的讓人感到心力交瘁。

我們公司已經有十多年歷史,在過去網路行銷尚未盛行的年代,老闆一直深信「好產品自然會說話」,所以幾乎不曾投入廣告。

讀了這本書後,Donna 營養師對於建立個人品牌的建議,特別值得深思。尤其是作者分享到的觀念:「產品的好,不能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必須要把價值傳達給消費者。」

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勇氣,讓我去說服老闆嘗試廣告行銷與增加曝光。我也向他說明,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甚至許多缺乏深厚基礎的業者都想進來分一杯羹,我們更需要主動出擊。

身為營養師的任務不僅是確保產品的品質,更在於如何有效地將正確的知識與產品價值,清晰地傳遞給真正需要的消費者,這正是行銷可以輔助我們達成的目標。然挑戰仍在,但踏出改變的第一步,讓我對未來多了幾分期待。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在《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每一堂課都像一扇窗,為我打開了營養專業不同面向的視野。但如果要論及對我當前執業最具體、最直接助益的,是第七堂與第八堂課的「嬰幼兒營養實際應用策略」。這兩堂課如同一場及時雨,精準地灌溉了我需要滋養的專業領域。

我目前服務的機構,有相當高比例的客戶是剛迎接新生命的家庭、媽媽,因此,我的客服訊息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可愛的新生兒與焦慮的新手父母。但我作為一位剛踏出校園、年僅 25 歲的營養師,我自己也尚未有育兒的親身體驗。這使得我在面對那些書本上未曾細膩描繪、活生生的「育兒經」時,偶爾會感到一絲底氣不足。

過去兩年的執業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固然是基石,但面對新生兒千變萬化、各具特質的真實狀況,如從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挑戰、成長曲線的個別差異,到父母各種充滿愛卻可能不盡科學的擔憂…等,這些「理論是死的,個案是活的」情境,時常考驗著我的應變能力。

這兩堂「嬰幼兒營養實際應用策略」課程內容遠遠超出了理論的框架。就好比我也常常遇到新手媽媽會問我:「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副食品?」我以往也是照本宣科,回答「4–6 個月之間就可以開始嘗試了」,從來沒想過可以給出「等寶寶準備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了」的這種回答。

因為這種回答更具備溫度,也更考驗專業知識,剖析了在真實情境中如何延伸並靈活運用。Donna 營養師分享的諸多案例、不同世代的觀念及處理各種棘手問題的思路,讓我學到的不僅是「該怎麼做」,更是「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還有哪些可能性」。

利用觀察、評估,並針對不同嬰幼兒的獨特需求,給出真正「客製化」的營養建議。

最大的收穫在於,這堂課打破了我過去可能不自覺存在的「死守規定」思維。我學會了如何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上,更具彈性地詮釋指引,更勇敢地跳脫框架思考。

例如,當遇到對特定配方奶適應不良的寶寶,或是有特殊飲食需求的早產兒,我現在更有信心去綜合評估各種因素,與家長進行更深入有效的溝通,共同找出最適合寶寶的解決方案,而非僅僅是重複書本上的標準答案。

總而言之,這兩堂課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庫,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了我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與信心。

就像 Donna 營養師說的,上課並不是讓我的客人全部都遵循同樣的方式,而是讓我自己更了解不同的領域現在所流行的語言。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後,能讓我能更從容、更專業地去面對每一位獨一無二的小生命和他們背後充滿期待的家庭,也讓我在成為「終極營養師」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一步。

許睿涵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是一名功能醫學營養師,在功能醫學的道路上遇見了馬雅 13 月亮曆與花精療癒,將這些養分慢慢地揉合成屬於自己的「心靈營養療癒」,陪伴每位客戶瞭解營養問題的背後所要擁抱的情緒議題,迎向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模式。

與 Donna 有緣在營養教育的路上相見,深深地被她的人格特質所吸引。營養師層面,我很欣賞也很感激她總是不藏私地從實務角度對營養師的經營給予分析與建議,讓我在思索「想成為怎樣的營養師」時,更有目標與動力。朋友層面,則很感謝她對我這個新手媽媽的疼惜與鼓勵。

這次知道 Donna 出書就很期待,因為知道呈現在大眾面前、自信力十足的背後,肯定付出了許多試錯的經歷與自我情緒的梳理。而 Donna 就是一位願意將成功背後所要付出的努力與眼淚與大家分享的人,讓大家少走點錯路,並且希望能成為營養師這個生態中「共好」的領先者。

所以我相信,這本書絕對含金量極高。而如此真誠的人,我當然要大力支持囉。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讓我最有共鳴的是第三章「商業知識經驗分享」與最後一章「遇見終極的自己」。

在目前的營養師職涯中,個人品牌經營已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趨勢。但在其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很喜歡 Donna 在書中雖然強調了「稀缺性」,但也提醒我們:根本之處,請先「確認自己的強項」。當你對自己有明確的自我認知,才能正確地找出屬於自己的優勢與技能,並能有效地變現。

最後一章〈最後,遇見終極的自己〉對我來說,是針對個人生命層面非常有感觸的篇章。

我想,營養師這個職業多數是女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會面臨結婚生子的階段。首先是懷孕時荷爾蒙的重大波動,其對身心的影響效力,絕非寶寶出生後就能回到原點的那麼簡單。再來是產後,自己對於養育孩子的想法,與自身理想中的職涯規劃之間的衝突……這些現實面的衝擊,往往會讓我們陷入一種情緒的輪迴,出不去,進而絆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Donna 在粉絲頁中大方分享這些衝擊對她的影響,以及她是如何梳理與面對的。而在書中,更是把這些內在梳理的過程條理化,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跟著她一步步往理想中的自己邁進。

雖然 Donna 的書很厚,但卻不難讀,因為這是一本有「靈魂」的書。很容易隨著書裡的真心,在哭與笑之中,一口氣讀完。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如何從零打造自己的課程(上)與(下)〉這兩堂課,從一開始想傳授的資訊、找出受眾、課程鋪墊、平台合作……一步一腳印地分享每個階段,並附上詳細的比較與說明,對於我這個有把開課列為目標清單的人來說,真的非常有參考價值。

這讓我對於目前粉絲頁的經營方向,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調整想法:讓自己能更精準地利用有限的時間,去述說與傳達自己想要分享的知識與故事。

陳瑞佳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本身也是營養師,同時也是食品技師,是 Donna 營養師的專科隔壁班同學。但在學生時期並不認識 Donna。

在職場工作幾年後,經同學介紹,我在網路平台上認識了 Donna 營養師。從那時開始,Donna 營養師就一直存在於我的生命中,不管是營養相關的文章,還是時間軸上的生活點滴。

覺得 Donna 好像是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我,但實際上卻是走在營養師這條路上的領航員。

過去我也常在網路上看到她分享的文章,也有看過她募資的課程。但不管是實體課程還是線上課程,我都因為工作關係錯過了。

直到去年看到《成為終極營養師》的募資,當下真的既心動又激動。很開心自己終於重新、也完整地認識了一位老朋友,以及「營養師」這份專業!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在營養職場,一直覺得這條路走得很孤獨,也因此,偶爾會產生自我懷疑。

透過開篇的第一章,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必經的心路歷程。看著 Donna 營養師的故事,我突然想起,在營養師這條路上一直指引著我的黃尚銘老師;當年故事裡那位「厲害的同學」,原來就是 Donna!

再過幾年,在職場上迷惘時,我的同學給我的建議也是——Donna 營養師!

這個章節,我帶著微笑,也激動得帶著淚水,跟著走進 Donna 營養師的過去,也讓我回想到自己想成為營養師的初衷。

在新書座談會上,聽到其他讀者說:「原來我和學姊有相似的地方」,更是讓我狂點頭。我特別喜歡這句話:「用生命影響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很開心可以透過內容,和大家產生這樣的共鳴。願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自己的終極營養師!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其實我很想說——全部!

但〈如何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課程〉這個章節,對現階段想要走出原本工作型態、增加被動收入的我來說,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向。

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哪一步,但不管是不是在營養領域,離開學校之後,誰還願意無私地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

真的很感謝 Donna 營養師,以及 MP 專業培訓!

徐彩莉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Donna 營養師是我一直以來在網路上非常欣賞的對象。雖然她的年紀比我小,但無論在能力還是勇氣上,她都是我心目中的前輩。

因為長期的仰慕,我曾經主動邀請她到我任職的學校擔任專題講座的講者。身為一個對細節非常要求的人,我提出了近 20 項演講需求。以 Donna 營養師過去上千場演講的經驗與聲望,她其實完全可以沿用現有的內容,但她卻非常重視我的想法,甚至特別為此次講座調整內容、量身打造,這讓我非常感動。也因為這份用心,演講當天吸引了許多大學生參加,並在之後主動追蹤 Donna 的社群帳號。

那場講座的成功,不只是專業知識的傳遞,更讓學生看見了一位營養師如何建立並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這是我在規劃活動時沒預料到的收穫,但卻成為學生最有興趣學習的一環。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收到書的那幾天,我一有空檔就抱著書細細品味。我在營養師職場也已經超過二十年,這些年也曾經歷過許多挫折與孤軍奮戰的時刻。讀著 Donna 分享她一路走來的歷程,看見她同樣經歷過迷惘與困境,讓我感覺自己被深深療癒了。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專業的工具書,更像是一位前輩貼心地拍拍我的肩,告訴我「妳不是一個人」。

我非常喜歡《終極營養師》這個書名,更深受 Donna 營養師對這句話的詮釋所感動:「成為你心中那個最理想的自己,也就是那個充滿愛、看見存在價值的你。」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她讓我明白,即便我「只是」一位在學校默默耕耘的營養師,影響的對象似乎有限,但只要我全心全意投入,努力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我就有資格稱為「終極營養師」。

謝謝 Donna 營養師,不僅慷慨地分享了她豐富的知識與實務經驗,更重要的是,她激發了我在這條平凡道路上,持續堅持的勇氣與信心。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我更敬佩她將多年所學濃縮為系統化的線上課程,讓我們可以反覆觀看、細細吸收。當中我特別喜歡「運動營養」與「功能醫學」這兩個主題,不僅內容專業、精彩不枯燥,更是處處引用研究實證,讓我們在實務應用時更有底氣與信心。

陳玉欣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是應屆畢業就考取到證照的營養師,目前工作未滿兩年的經驗。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就選擇在醫療院所擔任營養師。看完書籍時,已經接受完一年半的 PGY 訓練。

雖然工作很充實,但是在各方不同領域的營養師都沒有了解得很深入,而且在個人品牌經營充斥的時代,單純從實際面出發,薪資累積下來的差距就讓我有點氣餒,也對於未來的十年的職業方向有點迷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選擇購買這本書籍。

在醫院的工作內容,每天都可以與不同背景的民眾、病患接觸,我發現營養衛教仍有很大推廣空間。無論是疾病營養,或是到社區進行營養宣導,我都希望持續進修、累積更具實務價值的專業知識。為此,我也想一步一腳印吸收各種健康營養領域的知識,來強化我在第一線工作時的影響力。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對我來說最有感覺的是關於「臨床經驗」的章節。因為是日常工作的內容,所以日復一日很容易會忘記要求新求變,甚至是進一步的要求自己。在一個學習與上進風氣都不是太好的環境,你先可以學習或臨摹的前輩們都感覺在應付工作,或是已經可以感受到職業倦怠,我也很容易忘記提醒自己。

在這個章節,除了學習到更全面的、對病患更好的、專業應用上可以更加提升的各種心法,在臨床營養方面,我也應該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看疾病本身。這句話我會帶到工作中,時刻提醒自己。希望可以讓營養照護流程更完整,還讓病人同意營養的重要性,也願意透過討論的方式開始執行、做出改變。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在閱讀這本書後,最有幫助的一堂課是關於功能醫學的內容,我想更進一步學習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於臨床工作中,甚至是往後可以進一步嘗試長照領域。

書中提到,功能醫學強調從身體的整體系統入手,尋找冰山下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僅僅關注症狀的緩解。這與我一直以來所接觸的傳統臨床營養工作有了鮮明的對比,也讓我重新思考了如何更有效地幫助患者改善健康。

具體來說,這堂課教會我,營養對於我衛教的對象,不應該只是針對病症的對症治療,更是預防疾病的長期規劃。我想要開始學會如何將功能醫學中的“系統性評估”應用於患者的個案中,從飲食、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多角度入手,來幫助病患進行根本性調整,而不僅僅是提供單一的飲食建議。

雖然平時詢問病患、做資料收集的時間不多,但是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面,給予針對病患本身情況的專業與心理上支持,更多地從長期健康管理的角度,幫助他們理解日常飲食與生活方式對於健康的長期影響。

也因為這本書,我對於功能醫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清楚未來自己想做的事更有方向。

吳佳臻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本身也是營養師!有經營自媒體(Gina營養師)。離開公司/醫院體系自行出來接案剛滿 2 年。

想閱讀這本書,真的就如學姊說的,在這條路上,真的沒有人會這樣分享,把所有自己的底細通通寫出來!在還沒收到書之前,就看其他營養師分享,連接案子的金額都完全寫出來,對於出來自己接案的我來說,覺得是一大救星!

原本很多沒有頭緒的事情,竟然能有前輩的經驗分享,讓我對這本書超級超級期待!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1️⃣ 學姐分享出來自己接案,如何評估適不適合繼續下去,或應該停損趕快返回穩定的職場。

這部分比較像給了我一劑強心針。出來自己接案難免會有點忐忑,不知道這樣的決定對不對,有時也會懷疑是不是應該繼續在職場上增加更多經驗,或是拓展人脈對未來更有幫助。

學姐書中提到設立停損點,讓我反思了自己:目前在月薪上比之前好、時間比之前自由、接觸的工作領域也比之前廣闊,這些都讓我更有信心,相信自己這麼做是對的!不用擔心太多,好好繼續努力下去,會是我要的方向。

 

2️⃣ 接演講的報價分享

除了金額的參考之外,還包含了「不要被吃豆腐」的方式!這部分真的學到很多,未來報價上有很多地方要做調整 🫡

 

3️⃣ 學姐真的很厲害

明明已經有一定的流量和穩定的工作量,仍然為了夢想創立保健品牌,書中那些創業的過程光用看的都覺得很辛苦!

除此之外,前陣子我受朋友邀請去台北某商會當來賓,那時候就有商會的朋友跟我提起 Donna 營養師是他的朋友,也參加過商會(剛好在書中也有看到學姐提起)。那時候就想,學姐已經這麼厲害了、這麼有名了,竟然連這塊都還有兼顧涉略!到底要多萬能!

我要努力向學姐看齊,好好學習才行 😭

本身在保健品這塊很弱,未來有機會也要上學姐的保健品研發課程 💖

 

我很期待每天睡前打開這本書。

張珺婷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目前有將近五年的營養師經歷,三年團膳經驗(貴族小學、月子餐),目前則在自費診所擔任營養師(進度兩年),主要照護會員的健康,並提供營養諮詢服務。

平時我喜歡閱讀身心靈相關的書籍,我認為:內在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因此我也熱愛瑜珈、皮拉提斯,其中又以居家瑜珈是我最常做的舒壓活動。閱讀可以幫助我提升專業知識,也強化內在;瑜珈則提升外在的肌肉強度與內心的穩定,這些都是我持續在追求的方向。

但有時候也會感到茫然:營養師上了這麼多課程,卻好像也用不到,營養師真的有價值嗎?

所以在得知學姐的背景後,我更好奇:她是如何在非主流的營養界一路越級打怪、等級越來越高?希望能從她的經歷中有所收穫。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我覺得每一章節都有讓我內心充滿「哇!」「真的!」「沒錯!」甚至在某些時候被深深鼓勵。

最有共鳴的,是上班八年+營養諮詢這兩個章節,因為實在太接近我目前的狀況了!起先因為經驗不足,自我懷疑、內心焦慮,但還是咬牙堅持下去。直到現在,我已經能有效地和醫護團隊溝通,不僅解決客戶健康問題,也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在諮詢上的邏輯與技巧也大大增加,邊閱讀、邊被鼓勵著!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讀到一半油然而生的感受。學姐分享很多 knowhow 欸,完全可以榮登剛入職場必備的工具書,從做人到做事,面面俱到。

也許是剛好現在的工作性質,一開始也遇到經驗不足、沒有人想多聊的情況。後來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團隊的互動越來越緊密,和客戶的溝通也進步了。尤其看到學姐說的:「感謝當時的她有智慧向內探索,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想法中」這又大大地鼓勵我,證明我的方向沒有錯,也很慶幸自己即使心中懷有恐懼,仍去做令我害怕的事。

雖然讀的是學姐的故事,但我默默獲得技能,修正自己到目前為止的思考邏輯、知識架構;默默被療癒,默默被鼓勵,默默被陪伴,甚至從焦慮中暫停,思考我的特質與擅長是什麼?

從字裡行間,我感覺得到學姐內在的豐盛,這是越讀越過癮的一件事。讀學姐的書真的獲得好多,看著學姐的蛻變,連自己也跟著進化。

我感覺我的靈魂又升級了。

謝謝促成這一本書誕生的所有資源。謝謝學姐無私分享經驗與精髓,讓我更有信心地塑造理想中的營養師模樣。

謝謝學姐,用生命影響生命。

戴嘉珠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我是一名保健食品公司的研發營養師,我是中國醫營養系畢業。我的專業相關背景包括:高考通過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腎臟專科營養師、保健食品工程師、寵物營養師、肥胖醫學營養師等。

想閱讀這本書的原因有三個:

其一,我很景仰 Donna 營養師,某種程度上幾乎是我偶像的存在,對於 Donna 營養師的歷程充滿了好奇。

其二,我是個容易自卑的人,在保健食品業,也很常讓我覺得自己在營養同行中比較低等,想在書中尋求一些療癒與鼓勵。

其三,雖然我的職業不能執登,但我還是持續地進修,各方面皆有,甚至累積起來的課程點數都超過營養學會換證規定量。但我還是感到很迷惘、自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始終還是不足,所以希望閱讀這本書,來更加精進自己。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整本書都非常地豐富,其中最有感觸的肯定是最後一章〈遇見終極的自己〉。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是很容易對自己自卑、以及在遇到新挑戰時(因為完美主義)容易第一時間先膽怯拒絕的人,並且拖延症也日趨嚴重。

但因為讀完這一章,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自我價值,也開始接受一些不同新方向的挑戰。雖然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好,但是從書裡我看到了鼓勵:沒關係,做中學,至少我開始了,就是很大的勇氣。

也對自己多一點容錯率。有時候稍微鬆一點,不用活得這麼緊繃。也非常感謝最後這一章各種思維與自我管理的原則分享,接下來我會努力實踐那 5 項心法,希望未來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回溯今日,可以感謝翻開這本書的念頭,以及不後悔自己一路以來的堅持與努力。

當然最後還是要感謝 Donna 營養師這麼無私地分享。這絕對不是單純適合給營養師族群看,更適合給所有對於生活、對於自己迷惘的你,可以為人生開窗、指引一道曙光的一本好書!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第 5 堂:從功能醫學角度分析慢性發炎。因為這部分學習到的知識不僅是可以運用於與民眾衛教分享,其實更相關幫助在於我自己自身。

像我本身其實就處於蠻長期反覆的慢性發炎,像是慢性發炎的原因,我仔細想想我大概 6 個就中了 5 個,只是先前一直沒有重視,因此這幾年來睡眠、濕疹、疲勞問題,一直反覆發生並有逐漸惡化的趨勢。看完課程讓我了解多一個方向,透過營養來調理自己!

黃馨儀 - 完整心得

收到書時,就迫不及待打開來看。第一眼想說:這書怎麼真的這麼大本又超厚,字體居然也是正常大小?快速翻完後,我視線就模糊了,久久不能自己。

我立刻傳 Line 跟 Donna 說:「你的書把我看哭了,這是一本會一直點頭、同溫層的書。透過這本書,你真的差不多把自己扒光,是我們這樣有著體制外思維的營養師的成長心路歷程。即使我跟你的路程不盡相同,但中間的感受是一樣的。看完很感動,也心疼,因為這條路真難,你真的很棒!」

我真心感謝 Donna,勇氣爆表地公諸於世這些。她完整剖析自己從過去到現在,在營養領域上的經歷、體驗與分享,裡面還包含很多的覺知與看見自己。透過這本書,讓更多的後輩有勇氣往真正的自己前進,而不孤單。我想,這大概也會是她人生一個很重要的轉淚點吧!

賣書就賣書,竟然還附上 12 堂線上課,讓我們補足無法在書中盡述的細節資訊。每一堂課都持續她一如既往的乾貨滿滿。本來自從認識 Donna 時,就覺得很佩服、也喜歡她的無私與共好特質,這次她又再次無極限到我傻眼。我只能說,也許她的人生使命,就是要來奉獻與服務吧!

當有人開始勇敢的時候,也會讓大家一起勇敢。她也讓我一起變得更勇敢,持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成為終極營養師》這本不只是成為營養師的書,這是一本「如何成為自己的生命故事書」。

人本來就是單獨來、單獨走,只是在不容易的人生裡,要是能遇到談得來、能同理理解支持的夥伴好友,真的會更有力量地走每一步。

很感恩宇宙讓我認識 Donna,也分享及推薦給所有營養師相關領域,或是喜歡、想了解的人,都來看看這本超凡的書。

林柏萱 營養師 - 完整心得

為何想要閱讀本書?

營養系畢業且有研究所學歷,目前具有醫院臨床服務經驗 4 年,較擅長於慢性病營養諮詢與衛教部分。雖然醫院工作較著重於疾病營養照護,但因為本身對於保健食品及運動營養部分非常有興趣,且有時也會遇到病患詢問相關問題,故認為充實這方面知識也非常重要。

在接觸到此書前就有在追蹤 Donna 營養師的文章,知道其在保健食品方面非常厲害且專業,故在某天得知她要寫一本含括營養師許多面向的書籍時,就非常期待。

當然,剛開始看到書籍的價格會讓人卻步,但回想 Donna 過去分享的文章及影片,就會讓人想給這本書一個機會。而事實上,這本書及線上課程所分享的內容,真的是讓人覺得物超所值,除了專業知識外,裡面也分享了許多小訣竅與行業秘辛,尤其適合對於職涯徬徨或者想轉換跑道的營養師閱讀。

 

這本書最讓你有共鳴的章節是哪一章?

在此書的每個章節都有不同的收穫,但要說到有共鳴,就會是第一章,Donna 描寫她的營養師人生部分。

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很容易因為工作的重複性、不如意、不認同等原因,產生職業倦怠,而這時要學習轉換心情及態度留在原工作,或者直接轉換跑道,變成了一種抉擇。

Donna 在書中分享了她在各個工作時期的經歷,以及換工作、創業的心路歷程,讓閱讀者能有一個參考借鑑,更能去思考未來可以從事的方向。

以我自己為例,目前正經歷職業倦怠的問題,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是否離開目前的工作。在閱讀此書、了解營養師的各種可能性及各類營養師職業的薪資範圍後,我找到了自己有興趣並且想嘗試的方向。而 Donna 分享的工作心路歷程,更是增加了我換跑道的勇氣。

所以很推薦對於未來職涯還沒有明確目標的人可以閱讀此書,給自己多一點的參考方向。

 

《成為終極營養師十二堂線上課程》中,哪一堂課對你來說最有幫助?

營養師的專業基礎都是在學校養成的,但學校主要是針對臨床或團膳進行教學,對於保健食品、運動營養等著墨不多。

十二堂線上課程分享了許多營養相關知識,尤其是保健食品選擇及配方研發部分,更是我以前較少接觸的。其中「益生菌配方設計」的單元更是讓我收穫良多。

腸道健康對人體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便祕、腸躁等往往很是困擾人,故不論是臨床上的個案或身邊親友,常常會來詢問益生菌如何做挑選。但以前對於這部分並不甚熟悉,總是無法給出很好的建議。

而經過此堂益生菌配方設計的課程,讓我新認識了許多配方原料,也知道了些廠商設計益生菌的考量及話術,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