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挑選保健食品的基本條件 中 Donna 有談到的「安全」、「有效」、「經濟」是挑選「營養保健品」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我建議大家再更深入的去了解每個產品從「原料」、「製程」,到「成品」是否有檢驗或認證,優質的廠商應該是要能拿得出這些有利證明給消費者,若廠商對產品交代不清那當然就不建議購買了。以下是針對「原料」、「製程」、「成品」的詳細說明:
一、原料—回到產品的最源頭
每個「營養保健品」,都要回到產品的最源頭,也就是從「原料」來看。我一直深信:有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產品」,這是再正確無誤的道理了。若「原料」本身的品質就不好,即使產品有再精美的包裝和行銷,也不能發揮好的保健功效。那好的「原料」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應該符合以下的原則:
1. 來源:
使用無污染 (如:農藥殘留、重金屬…等) 的原料所製成。舉例:「深海魚油」產品,最擔心的就是重金屬及毒素累積的問題,因此使用的魚最好是來自於水質乾淨無污染的地區,像是北歐或南極海域。
而「螺旋藻」產品,也需要講究水質乾淨與否,不能受到「微囊藻」的污染,否則可能產生毒性很強的「微囊藻毒素」,這具有神經毒性和肝毒性。
另外「中草藥」與「植物」的萃取物,其原料來源也應該注意是否有農藥殘留、重金屬物染的問題。
2. 品種:
使用安全性較高、有效成份高的品種所製成。例如:「深海魚油」產品,使用的魚品種以小型魚類安全性較佳,因為大型魚類經由食物鏈會累積較多的毒素在體內,體型越大毒素累積就可能會越多。
而「蔓越莓」的產品,不同品種之間也會有差異,目前研究發現以 Early Blacks 這個品種的蔓越莓其前花青素含量是最高的,有效成份含量越高當然保健功效也會越好。
與微生物相關的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牛樟芝」、「冬蟲夏草」,不同的菌種來源或是不同發酵培養方式,其有效成分與保健功效也都不同。以台灣出名的牛樟芝為例,椴木培養子實體含有較高的三萜類,較著重在於抗癌的保健功效;而菌絲體則是強調在多醣體的護肝功效。
3. 天然:
盡量挑選使用天然、非合成的原料所製造出來的「營養保健品」。由天然食物萃取的營養素,不會只有單一的成份,通常裡面還會含有其他的微量元素、植物生化素…等,這樣的營養素組合是類似食物的原始型態,具有較佳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以酵母來源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例,營養素經酵母發酵過後,會呈現帶有蛋白質生物載體的有機型態,非常有利於人體的吸收利用,吸收率絕對會比合成的無機型態營養素高出很多。
另外,由整顆葡萄萃取出來的「葡萄多酚」,裡面就含有豐富的多酚類與生物類黃酮,像是花青素、原花青素低聚合物 (OPC)、白藜蘆醇、槲皮素、芸香素、兒茶素、沒食子酸…等,這些營養素互相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不僅吸收率較高,機能性也會比單一營養素更好。而人工合成的營養素,雖然可以做到與天然營養素類似的化學結構,但畢竟少了其他自然界中輔助的微量元素,所以吸收率也會比較差。
再舉一個例子,由天然風化海藻而來的「海藻鈣」,裡面除了含有 32% 的鈣質之外,也含有豐富的鎂及 74 種天然海洋微量礦物質,這麼複雜的組成是合成鈣質 (如碳酸鈣、檸檬酸鈣) 無法模仿的。再以顯微鏡去觀察其結構,海藻鈣是呈現下圖左的多孔狀結構,較好吸收;而和合成碳酸鈣則是下圖右的方塊狀結構,吸收度較差。
二、製程—製造過程是否有風險
我在前面有提到「安全」、「有效」是選擇「營養保健品」的第一和第二條件,所以每個產品的製作過程當都不能大意,必須要能去除有害成份,並且保留有效成份,還要了解每個原料的加工特性,這些都是製造的專業技術。
1. 去除有害成份:
以「深海魚油」為例,由於原料是來自於深海魚類,容易有重金屬污染的疑慮,所以魚油在濃縮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能去除掉重金屬與其它雜質,成品才能吃得安全。
另一個例子,「白腎豆」中含有「澱粉分解酵素抑制劑」的成份,可應用在減重與穩定血糖的保健。而未經烹煮的「白腎豆」是有毒性的,但煮熟後其有效成份就會被破壞,所以需要經過特殊的萃取技術去除毒素,並保留有效成份,才能是一個「安全」、「有效」的保健素材。
2. 保留有效成份:
市面上含有「酵素」的營養保健品非常盛行,例如:有些「麥苗」和「香瓜」萃取物強調裡面的「超氧化歧化酶 (SOD)」活性很高,可以幫助抗氧化、促進肝臟解毒、養顏美容…等。但「酵素」是一種蛋白質,在高溫下就會被破壞失去活性,所以如果加工過程當中的溫度過高就會影響到成品中酵素的活性與含量,酵素活性不同當然保健功效也會不同 (所以,含「酵素」活性的營養保健品不適合會高溫製造的錠劑和滅菌飲品)。
另外,「大蒜」當中的主要有效成份「大蒜素 (Allicin)」具有抗細菌病毒、預防心血管疾病、重金屬解毒、提升免疫力…等功效,但「大蒜素」是一個極度不穩定的成份,產生後會在一小時內降解掉,且高溫、暴露於空氣中太久也會造成「大蒜素」被破壞,因此要如何保留有效成份,又能減少臭味和刺激感,是「大蒜」營養保健品加工製造的一大挑戰。
3. 無或少人工添加物:
「營養保健品」在打錠或裝膠囊時,有時需要使用到「賦形劑」,例如:麥芽糊精、明膠、澱粉、硬脂酸鎂、甲基纖維素…等,目的是要將原料可以黏合在一起使錠劑成形,或在錠劑製造過程減少摩擦力與顆粒間附著,使加工製程得以順利進行。只要廠商使用得宜,不過量添加,也不違法使用有害的添加物,適當食用「賦形劑」並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廠商會在產品中使用大量的「賦形劑」來降低原料成本,相對您吃到的「有效成份」就很少了,因此購買前看清楚產品的成份與營養標示是很重要的。
但若非加工過程必須使用的人工添加物,例如:香料、人工色素、防腐劑…等,使用越少甚至是沒有當然越好,因為這些人工添加物過量食用除了會增加肝和腎臟的負擔之外,也容易造成過敏的發生。
三、成品—安全性檢驗、功效、認證
消費者最後買到的是成品,最多的產品資訊也是從成品的包裝或文宣獲得,因此優質的廠商必須要誠實標示、主動檢驗,清楚透明的公開產品資訊 (來源、成分、含量、檢驗報告…等),這些都是對自家產品與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
1. 安全性檢驗、認證:
為了確保「營養保健品」的安全性,除了上述談到要使用「好的原料」和「專業製程技術」之外,最後的成品也要經過檢驗,確定不含西藥、重金屬、塑化劑、其他毒素…等,且通過微生物標準,才能吃得安心。若成品有通過國家認證,例如「健康食品」、「SNQ國家品質標章」…等,也能為「營養保健品」加分。
2. 有效成份檢驗、清楚標示:
為了要確保成品的品質與功效,「有效成分」的檢驗也不能少。值得注意的是,廠商通常會宣稱「OO營養素」含量有多少,但有時候是指「原料」裡面的營養素含量,並不是最後「成品」的含量,所以消費者購買時要張大眼睛仔細看。而優質的廠商也應該要誠實的將成品的營養素含量標示清楚,而不是在行銷上玩文字遊戲誤導消費者。
3. 臨床試驗:
由於進行「臨床試驗」需要不少的費用,實際執行上有其困難度,所以大部分廠商都是提供「原料」的「臨床試驗」報告,消費者要看清楚這個「臨床試驗」使用的「原料」劑量是多少?而成品中的這個「原料」含量又是多少?這樣才能知道一天要吃幾顆成品才會達到「臨床試驗」的有效劑量。當然,若廠商能清楚標示出成品裡面「原料」的含量更好,就能讓消費者清楚知道自己吃下肚的「營養保健品」是什麼成份。
* 前往看上集:挑選保健食品的基本條件。
* 相關文章:吃「綜合維他命」到底好不好?
* 歡迎各大企業、公司行號邀約健康講座與健康管理人才培訓,詳細說明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