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營養諮詢門診,一位客人(個案)拿了一個紙箱走進診間,我算了一下總共有14瓶營養品!!!
其實在我之前的門診就常常有這景象(客人帶來的產品推滿諮詢桌),已經見怪不怪,而我詳細了解他的飲食和身體狀況,幫他刪除了許多不必要的營養品。
這位客人是在功能醫學診所健檢後,醫生給了營養品的處方,但他覺得太貴,所以自己上網購買國外類似成分的產品。
現在上網很容易就能買到國外的營養品,雖然可能比較便宜,但我要提醒大家:
1. 可能含有不合法的成分,因為每個國家的食品法規都不一樣。
例如:DHEA、褪黑激素在美國都是保健食品,在台灣卻不能當作食品。
2. 只看主要成分,卻忽略了複方成分加總起來可能過量。
例如:這位客人有腎上腺疲勞的狀況,醫生建議吃「適應原」的營養品,他就買了一罐同樣有紅景天等草本植物的營養品,但卻不知道裡面含有高劑量B1、B2、B6,然後又吃綜合維他命、B群、合力X命,加總起來B群爆表了啦!(請別說B群是水溶性多吃沒關係!拜託來聽我上課)
3.無法自己判斷吃多少量、什麼時候吃?
買回來通常只能按照瓶身標示寫的來吃,但標示的劑量不一定適合你。
在保健食品產業至今13年,我發現當自己越了解某個領域,就變得越來越謙虛保守,所以我總是跟個案說不用吃那麼多。
保健食品,吃自己有需要的就好!
* 保健食品相關文章👉 保健食品怎麼吃才有效?飯前吃還飯後吃?、需要吃保健食品嗎?三個自我評估法&四挑選原則、媽媽愛團購的保健食品真的對小孩好嗎、父母的保健食品該怎麼挑、嬰幼兒需要吃保健食品嗎、六種營養素的缺乏評估方法、保健食品研發須兼顧四大方向、保健食品的挑選原則。
* 歡迎各大企業、公司行號邀約演講與健康管理人才培訓👉 Donna的演講主題 。
* 史上最實用且最實戰的保健食品課程👉 Donna的保健食品課程 。